随着大姜新姜采收进入后期,大姜交易也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关键期,河南和安徽未采挖新姜遭遇冷害,发市场客商谨慎采购;山东新姜采挖基本结束,鲜姜仅有零星供应;老黄姜也进入扫尾期,供应总量缩减;山东、河北和辽宁产区圆头新姜(简称圆头姜,下同)上市量在逐步增多,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终端市场的需求缺口,圆头新姜已经可以扛起大姜市场的大梁。
供应端
1、圆头姜:
目前辽宁和河北产区圆头姜陈化时间普遍已超过30天,掉皮现象已明显减少,已能满足终端市场的基本质量要求;前来拿货的其他产区买家人数持续增多,需求量不断扩大;同时姜农卖货比较积极,这两个产区圆头姜供应量明显增加,圆头姜交易较为活跃,走货快。
近期山东昌邑产区圆头姜上市量也明显增多,部分市场圆头姜占比已超过50%,且价格也低,相比老黄姜性价比高,采购商拿货意愿也明显增强,圆头姜已经对老黄姜形成了有效替代。

昌邑圆头姜(来源网络)
2、老黄姜:
老黄姜进入扫尾期,当前除了昌邑和莱州这两个产区姜农手中还有一定剩余量外,其他产区老黄姜基本都已清售。老黄姜剩余量少的同时,质量也普遍降低,导致终端市场买家拿货意愿降低,老黄姜刚需继续减少。
3、鲜姜:
河南、安徽产区大姜鲜姜遭遇冷害,发市场客商采购较为谨慎,鲜姜供应量虽多,但更多是被加工厂和储存商收储,终端市场拿货量本身就小,加之部分产区无法进行洗姜交易,因此国内市场对新姜需求并不旺,整体交易量有限。
需求端
1、终端市场:
当前终端市场货源供应较为混乱,销区供应商也面临着多种困境,第一就是老黄姜供应量减少的同时,普遍存在价格高、质量差的问题,下游买家高价拿货吃力,终端消费者需求缩减,导致老黄姜消化放缓。

批发市场在售的新姜和老姜(来源中姜网)
圆头姜虽然颜色和质量略好,但又被普遍存在掉皮的问题,如果长时间存放又会出现品相差的情况,因此批发商多选择小批量拿货,缩短卖货周期以减少品相问题。由于老黄姜和新姜均不具有质量优势,当前销区市场对圆头姜的需求量在大幅增加。后期若掉皮现象消失,那圆头姜将成为市场主流交易品种,对老黄姜形成碾压之势。
鲜姜新姜更多还是在补老黄姜的缺口,加之价格便宜,所以销量比较大,随着鲜姜采收的结束,终端市场需求也将向圆头姜转移。
2、加工厂和储存商:
目前只收购鲜姜,且分为两个方向。一个以采购咸菜姜和脱水姜为主,主要是国内各种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厂家,这些厂家对大姜质量要求不高,但对价格较为敏感,价格越低,收购需求越多,因此可以看到产区问题鲜姜供应量虽多,但也未出现积压。
另一个方向是出口加工厂和储存商在采购,主要是收购好质量的大姜,这些姜未来主要是用于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,买家对大姜的质量要求严格,同时为了规避后市风险,其收储价格也不高。
了解更多有关生姜产业链信息,随时掌握生姜行情,手机应用市场或软件商店搜【天下良田】,请下载我们的APP。查病害,配农药,买农资、看行情、买卖更方便!
下载方法如下:
1. 在手机应用市场或软件商店中搜索【天下良田】 下载安装。
2. 请点击下方图片,长按二维码进行下载。

查看方式 如下所示:
![]() |
![]() |
【本网信息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】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