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不管是洗姜,还是泥姜,价格虽有涨落,但幅度并不大,虽然对姜农和姜商购销影响较为明显,但整体来看,大姜行情还是在震荡运行。但是与6月不同,当前供应方(姜农等)和需求方(采购商、加工厂等)购销情绪都发生了变化。
供应
姜农:惜售情绪明显减弱,出售意愿稳步增强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姜农种植投入在持续增加,叠加日常生活固定消费,用钱的地方和事宜增加。而作为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--大姜,随着姜农变现需求的不断释放,待售大姜货源量也在增加。在进入7月后,姜农捂货惜售情绪降低,叠加对后市预期减弱,出售意愿增强,因此产区大姜的供应量也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。
菜市场上售卖的大姜(来源网络)
储存商:持有的大姜货源总量不多,但因距离新姜采收时间愈发接近,也有部分货主在有序出售手中存货。当前产区冷库姜供应量不大,部分用于出口,部分发市场,还有部分用于作交割货,对行情影响不大。
需求
终端市场:作为大姜最主要的消化渠道,从年初以来,除了节假日外,终端市场大姜消化速度始终不太理想。而进入7月,随着大中专院校的放假,团体型消费减少,而暑期效应又未能显现,餐饮消费依旧萎靡不振。叠加各地高温天气持续,大姜不易存放,因此部分终端市场买家调整采购节奏,多数都奉行少量多次拿货的策略。而这种拿货节奏传导至产区,就变成了批发商拿货节奏偏缓,采购意愿也不高,影响了产区市场的交易活跃度。
远洋货轮(来源网络)
出口:不见起色。在进入6月之后,大姜出口订单的下放就进入了平稳期,未再出现大批量的高价订单。大姜出口回归正常化,而受制于原料价格的上涨,出口订单的价格也较之前上涨,对于国外买家来说,其采购需求也受到抑制(经济下行影响消费减弱),国外买家多数也无意提价采购,因此出口订单价格普遍不高。对于多数没有库存的加工厂来说,出口订单的利润可以说是微薄,部分甚至赔钱,这导致出口加工厂无力采购高价货源,尽管出口订单数量不减,但对大姜的行情几乎没有提振作用。
从当前大姜供应和需求两方面来看,供应端压力呈稳步增加态势,而需求端却没有转旺的信号,导致了近期大姜行情的震荡。
了解更多生姜信息,随时掌握生姜行情,手机应用市场或软件商店搜【天下良田】,请下载我们的APP。
![]() |
![]() |
【本网信息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】